钦廉林场大番坡镇国储林景象 。龙兴树摄
01 接续努力播下万顷林海
钦廉林场总经营面积132.8万亩,林地跨钦州、北海“两市三县一区”,现有职工2200余人,是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大型国有林场。然而谁曾想到,这样一个大型林场,在建场初期,只有一间用猪舍、牛栏的泥砖改造成的办公室,将旧泥瓦房稍微修葺一下用作职工宿舍。钦廉人白手起家,开始了艰苦创业。自国有林场实施改革以来,林场主动加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合唱”中,勇当国土绿化“先锋队”。59年间,钦廉林场砥砺奋进,兴林播绿,截至目前全场森林蓄积量达6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5.7%,成为造林护绿的典范,为稳固广西生态、筑牢北部湾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砍树经济”到“多元发展、不砍树也能富”,从打破“林场机关化、工人干部化”到改变“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困境,从承担种质资源科研到从事森林旅游、开展林业碳汇试点,点点滴滴见证了钦廉林场自我革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发展奇迹。
钦林家园小区。 龙兴树摄
林场成立初期,职工住宅简陋不堪,劳动工具也相当匮乏。“一个水壶、一顶草帽、一把锄头”是钦廉人的标配。他们头顶草帽、肩扛锄头、脚踩晨露,穿梭于各个村屯和山林间。无论是高温酷暑,还是狂风暴雨,他们坚持整地不辍、造林不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几代钦廉人的不懈努力,终于让荒山变成了林海。
荒山变林海,这只是钦廉林场建设生态脊梁的第一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生态效益,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摆在钦廉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1992年,林场扶持职工大规模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2005年启动实施了“场外再造一个钦廉”的发展战略,新一代钦廉人踏上大规模场外租地造林的新征程,累计造林40多万亩,再造了一个绿色发展的新奇迹。
02 改革求变摆脱“两危”困境
2003年后,国家逐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采取了禁伐限伐政策,木材产量大幅调减。过去销售木材是林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收入的减少,林场经营日益困难。此外,随着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侵占林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建设项目开发征占用林地等因素,使林场可经营的面积逐步减少,严重影响了林场可持续发展,林场陷入资源危困、经济危困“两危”境地。
改革才是硬道理。面对困境,林场领导们认识到,唯有乘着国有林场改革的东风,转变经营模式,加快改革步伐,紧跟当下的林业转型升级,才能解决当下的难题。2017年,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效益低下、机构臃肿、负债沉重、资金困难等问题,钦廉林场紧紧围绕“保生态、保资源、保民生”三大目标,拉开了全场改革的序幕。
林场改革,技术先行。李振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也是新时期无数钦廉务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业务能力一流,是钦廉林业技术“先行人”,被称为林场的“活地图”,他引领钦廉林场林业制图从手绘到使用现代先进制图技术,促进林地面积计算从手工数方格到使用电脑软件和gps,用数据库逐步规范林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他以敬业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调查设计队员,带领年轻人脚踏实地做好营林工作。
钦廉林场白千层种植基地。 龙兴树摄
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是林场改革的重头戏。钦廉林场按照“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兼顾效益”的要求,以建设国储林项目和广西高质量商品林“双千”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大场外租地、合作和林地林木收购,调整树种结构,大力发展乡土珍贵树种,优化森林结构,制定森林资源培育目标,实施精品林培育经营措施,努力提高森林单位面积产量。林场经营总面积由2017年的109.39万亩增长到目前的132.8万亩,森林蓄积量由422.34万立方米增长到6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74.4%提高到85.7%,单位面积出材量由5.09立方米/亩增至11.59立方米/亩;累计完成国储林建设41.66万亩,完成低效公益林改造2.2万亩,全场67.7万亩林地顺利通过fsc国际森林经营认证评审,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森林经营迈上了更规范、更科学的国际化管理轨道。
在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的同时,钦廉人还注意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春季,林业工作者深入营林一线,指导树木栽植,提高林木成活率;秋季森林火灾高发期,防火队伍严阵以待,护林员穿梭在山林间,严防森林火灾。在处理非法占地、盗伐滥伐的现场,林政执法人员依法依规,敢于亮剑,保护国有林地的正常经营。5年来,依法处理占用林地、毁坏林地私建房屋、非法采矿、盗伐滥伐等违法行为380多起,配合地方办理林地纠纷案85起,结案38起,回收被侵占国有林地23.69万亩。扑救一般森林火灾88起,协助地方政府扑救森林火灾46起,实现了林场无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好成绩。
03 发展绿色产业振兴地方经济
林场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着力打造“金山银山”。打破林业单一经营模式,致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林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与文创旅游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产以营造林为主、花卉苗木培育为辅,二产以香精香料加工为支撑,三产以园区经济、土地开发、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为支柱的产业格局,推动现代林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创建生态旅游、木本香料两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开创了广西林业单位同年同获两个核心示范区的先例,在美丽广西建设中展现了责任与担当。花卉小镇先后荣获“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020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争取各类奖补资金540万元;香料小镇推广白千层、香樟、沉香等木本香料树种种植面积1.5万亩,为科学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创下当年单次采伐白千层亩产3.5吨、收入4000多元的好收益。
钦廉林场天堂分场林下经济种植基地鸟瞰图。 龙兴树摄
立足林地资源优势,钦廉林场科学谋划布局林下经济发展,在天堂、乌家、平银、石湾等分场创新林下产业多模式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林菜”“林药”种植2800多亩,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项目”1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林下经济示范项目”1个,吸引了林农及周边群众回乡工作。近5年,林场林下经济总产值达2.18亿元,实现总收入6800万元,带动周边林农就业达3000多人次,促进林农增收近4200万元,有60多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
近年来,产业园区经济成为林场发展的强力引擎,2019年以来通过盘活园区土地,累计收取租金6000多万元,生动践行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理念。
04 为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钦廉林场努力实现改革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暖人心,践行为民初心。
2017年以来,钦廉林场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实现职工“五险二金”全覆盖。累计投入约1.4亿元,用于职工社区活动中心、幼儿园、场外造林业务用房购置、场内分场水电路等多项民生工程,解决了职工群众娱乐难、住宿难、停车难、吃饭难、出行难等实际问题;筹措3400多万元资金发放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助、1.29亿元用于职工社保和福利支出,保证职工年节慰问、职工体检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38万元增加到8.12万元,增加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去年我女儿在钦州市实验幼儿园上学,路程远,我接送孩子会耽误很多工作时间,如今幼儿园就在家门口,接送也方便……”林场职工陈女士开心地说道。
钦廉林场上思县国储林景象。龙兴树摄
钦廉林场在做好民生保障的同时,也勇担社会责任,先后派出6名第一书记和扶贫队员,到隆林县、钦北区和环江县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整合帮扶资金、实施产业奖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引导村民发展油茶、荔枝、黑黄皮等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落实绿色帮扶,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钦廉力量。
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和大多数国有林场一样,钦廉林场在艰难中起步创业,在曲折中摸索前进,成为绿化国土的先锋、林木速生丰产的楷模、林业科技的典范,先后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广西壮美林场”“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林业系统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北部湾畔挺起了绿色发展的生态脊梁。“十四五”林场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持续巩固和拓展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坚持1条高质量协调发展主线、建设全国“两山”实践示范林场,打造2个特色小镇,提升建设3个林产工业园,建设4个示范基地,盘活5个商住用地资源,强化6大保障的“123456”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现代化林场建设,筑牢北部湾绿色生态屏障。
来源 |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 黄福隆 邓力 陈卫国 潘光敏
图片 | 龙兴树摄
审核 | 杨玉兰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凯发体育百家乐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凯发体育百家乐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凯发体育百家乐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