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宏广
当今世界仍有数亿人受到饥饿威胁,唯有通过技术突破方能有效应对粮食危机。当前,以“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图为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观察种子样本。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制图:许仲冠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作为我国首部生物经济的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什么是生物经济?生物经济为何如此重要?未来生物经济将如何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本期就此推出访谈——
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引领的生物经济正在加速来临
记者:什么是生物经济?“十三五”期间我国曾发布《“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从“生物产业”到“生物经济”,如何理解这一提法的变化?
王宏广:生物经济是依靠现代生物技术及生物资源,以生物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流通、消费、贸易为基础的经济,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资源、生物安全、生态环境、生物服务、生物信息等内容。
“十四五”时期之前,我国出台了多部生物技术、生物产业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首次将“生物产业”写入五年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从“生物产业”到“生物经济”,从“大力发展”到“做大做强”,表明国家对生物经济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有了质的飞跃。
记者:有观点认为,生物经济将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对此,您如何看?
王宏广: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我们经过多年跟踪研究认为,生物经济领域就是这样的新赛场。
新冠肺炎疫情敲响了世界生物安全的警钟,也踩下了生物产业、生物经济发展的油门,许多国家纷纷加大生物技术与产业的投入,生物技术引领的生物经济正在加速来临,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有近70年的积累,继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之后,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器官再生以及癌症早期发现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二是社会发展对生物经济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要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命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气候变化、碳中和等问题,迫切需要生物经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生物技术,防治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需要生物技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从吃得饱走向吃得好都需要生物技术。
三是当前生物技术、生物经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生物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生物经济占本国gdp的比重已超过10%,全球已有15个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首脑亲自兼任本国生物产业、生物技术机构的领导人,60多个国家制定了生物产业、生物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30多个国家的生物医药论文数量占本国自然科学论文的50%以上,有的高达60%。2021年全球10万名论文高被引科学家中,5.9万名是生物与医药专家。许多国家通过出台政策、增加投入、建园设区、争夺人才等途径,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加快推动生物经济产业革命性发展的步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向,是前瞻布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满足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生物产业门类齐全、生物技术人才规模大,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
记者:《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生物经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未来将如何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王宏广:生物经济不仅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更以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在多方面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推动医学科技革命,使人民群众身体越来越健康。医药生物技术将推动又一次医学科技革命,从疾病预防、疾病诊断、药物研制、生物治疗、器官移植等方面,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延长人类预期寿命。比如,疾病预防水平将出现革命性变化,一些疾病将被有效控制甚至消灭;基因诊断、生物芯片、免疫诊断、代谢产物诊断等高新技术将带来疾病诊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一些重大疾病将能实现早知道、早发现、早治疗;生物药将迅速发展,正在形成化学药、植物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新格局;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将推动疾病治疗技术的革命。
发展生物农业,使人民群众吃得越来越好。当今世界仍有数亿人受到饥饿威胁,唯有通过技术突破,方能有效应对粮食危机。比如,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将有力提升农作物产量;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将部分替代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保障在化肥、农药使用量不增加的同时,不断实现粮食的增产,减少环境与食物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新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将加速新一代食品的形成,大幅度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开发可降解地膜,可解决地膜等对农业环境的污染问题;培育超级动物品种,可大幅度提高畜产品产量。通过这些方式,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动新的工业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更加绿色可持续。现代工业生物技术能够有效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比如,利用生物催化替代化学催化,将大幅度减少纺织、造纸、皮革、化工等领域的化学废物产出量,提高产品纯度,走出一条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塑料等化工材料,可彻底改变化学工业对石油产品的依赖,迎来生物化工时代;应用先进的发酵工艺,将大大提高我国酒类、味精、酱油、醋等传统发酵产品的质量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发展生物能源,创造“绿色油田”,支撑能源安全。据测算,我国生物质能至少有相当于7个大庆油田的能源产出量。目前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燃气、生物发电等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
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再造秀美山川。生物技术对解决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草地退化、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具有独特作用。应用抗旱、抗盐植物新品种,发展防风固沙植物,将有可能使旱地、盐碱地变为良田,土地荒漠化的趋势有望得到遏制;通过微生物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降解实现污水处理的技术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发展生物服务业,培育新业态。药品与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临床有效性评估、生物与食品检测、食品与药品安全检测、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等,将成为经济生活新业态。
记者:《规划》指出,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一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已处于第一梯队。当前我国发展生物经济,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王宏广:近年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生物经济产业体系、技术体系,形成了一些高科技园区。在此背景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第二大药品和医疗器械消费市场、重要的药品研发服务贸易出口国。生物发酵工业产量世界第一、水平国际一流,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以及酒类、酱油等发酵产品产量世界第一。生物医药不仅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在生物安全领域,一批高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无到有,安全管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国门生物安全、国防生物安全构筑了“新长城”,有效遏制了生物入侵,保障了国土安全、国家安全。生物经济相关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公众的生物经济、生物安全意识大幅度提升。
当前,我国发展生物经济有难得机遇。生物经济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比较,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资源依赖性强,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资源开发、生物制造等领域都依赖于生物资源、功能基因,这就为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了机遇;二是技术垄断性强、市场垄断性差,“赢者通吃”的商业规则将有所改变。举例来说,一种疾病可采用多种不同的临床方案和药品。“多元化”的市场规则,为技术落后的后发国家留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生物产业门类齐全、生物技术人才规模大,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但必须看到,我国生物技术、生物经济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比信息技术、数字经济还严重,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原创能力仍较为薄弱,绝大多数化学药品靠仿制、高端医疗器械和高端科研仪器依赖进口、生物技术“根技术”来自国外,生物领域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此,要把打造一批国际顶尖生物人才作为突破口,完善我国的生物经济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在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等方面,尽快打造一批生物经济领域的“国之重器”。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生物安全的钥匙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记者:《规划》将“坚持风险可控”作为发展生物经济的5大原则之一,明确到2025年“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如何理解提出这一原则的必要性?您认为守住生物安全,有哪些主要着力点?
王宏广:生物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生物安全就在身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是生物安全,保障转基因作物安全、防御蝗虫等农业病虫害是生物安全,保护珍贵动植物是生物安全,守住国门、防御有害生物入侵也是生物安全,防御生物威胁、遏制生物战更是生物安全。此外,防止抗生素不当使用、保障药品安全、保障食物安全生产都离不开生物安全。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生物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重要位置。自然病原不会自行中断,人为生物威胁风险陡增,“生物霸权”潜在危机已经显现,世界生物安全的基本态势是:低水平、高难度、弱安全。病毒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防控?都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人类与病毒赛跑还缺乏足够的技术、设施、物资、能力准备,生命安全的钥匙还不完全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保障生物安全任重道远、建设人类生命安全共同体刻不容缓。
从我国生物安全形势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安全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生物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应对了生物安全风险。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生物安全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必须尽快补上生物安全创新能力不足、防疫设施不足、高等级实验室数量不足、药品不足、专门人才不足等短板。
守住国家生物安全底线,把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生物安全的钥匙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研究认为迫切需要强化如下体系建设:
一是生命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防控、药品安全、医疗用品安全等,目的是确保人民生命健康;
二是农业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农业生物不受疫病灾害侵袭,主要包括动植物疫情防控、病虫灾害防控等;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与草原保护等;
四是国门生物安全体系,做到“三个零输入、三个零输出”,即传染病零输入、动植物疫病零输入、外来有害生物零输入,重要人类遗传资源零输出、濒危珍稀动植物零输出、人与动植物病原物零输出,构建新时代国门“新长城”;
五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体系,增加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数量、提高质量、严格安全管理,杜绝生物技术滥用、实验室泄漏;
六是人类遗传资源保护体系,依法做好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利用工作,让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转化成生物安全、生物经济的巨大财富;
七是国防生物安全体系,防御国际生物恐怖与生物威胁,主要包括危险生物、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监测与预警,防御生物武器威胁的药品、疫苗与防护装备的研制与储备,生物安全隔离区、生物安全指挥体系的建设;
八是造就国际一流生物安全人才队伍,构建职责明确、高效协调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九是完善生物安全法规与管理体系;
十是建设强有力的生物安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防御重大、特大生物安全事件的基础设施、物资储备、应急处理队伍、后备人员培训、预案制订等。(本报记者 郝思斯)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凯发体育百家乐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凯发体育百家乐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凯发体育百家乐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